张作霖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整天嚷嚷着‘攘外必先安内’,到处剿共还有心思抗日?”
“攘外必先安内只是个口号。”
张汉卿摇摇头“用来安抚他内部那些,不想打仗的地主和资本家罢了。
日本人步步紧逼,真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了他比谁都急。”
“只不过他想抗日,又不想自己伤筋动骨。
所以他需要一把刀。”
张汉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而我们奉军,就是他眼中最锋利也最合适的一把刀。”
“他娘的!”张作霖一拍桌子,“想拿老子的兵去给他当炮灰?美得他!”
“所以这次会面,我们的策略也很简单。”
张汉卿笑了笑,“还是那句话不惹事也绝不怕事。”
“他跟我们谈政治,我们就跟他谈军事。
他跟我们谈感情,我们就跟他谈利益。”
“要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让他明白,合作可以。
但必须是平等互利的。
想把我们当枪使门都没有。”
两天后,清晨。
奉天火车站戒备森严。
从站台到出站口,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奉军士兵。
专列在汽笛的长鸣声中,缓缓驶入站台。
车门打开一个身穿中山装,头戴礼帽身材不算高大,
但眼神锐利的中年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下火车。
正是华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张作霖父子俩一到站台,就看到走下火车的蒋中正。
“介石先生,一路辛苦。
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啊!”张作霖大笑着主动迎上去,
表现得像个热情好客的东北主人。
“雨亭兄客气了。”
蒋中正摘下礼帽脸上也带着公式化的笑容,“中正此次冒昧前来,叨扰之处还望海涵。”
两个当世枭雄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彼此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看不见的电流。
蒋中正的目光越过张作霖,落在了他身后的张汉卿身上。
眼前的年轻人一米七几的个头,看着比照片上更加俊逸清朗。
一身笔挺的将官服,衬得他身姿如松。
脸上带着一丝礼貌的微笑,但那双眼睛却让人看不透。
丝毫没有,年轻人的张扬和浮躁。
反而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锐利。
这就是那个在短短一年内,逼退日本收复热河,整肃内乱的东北少帅?
“想必这位就是汉卿贤侄吧?”蒋中正笑着说道,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后生可畏啊!”
“蒋委员长,谬赞了。”
张汉卿不卑不亢回道,不过是做了些身为军人,该做的事情罢了。
与委员长统领北伐,统一全国的伟业相比不值一提。”
一番客套之后,众人乘车前往帅府。
第一次正式会谈,就在帅府的大青楼举行。
没有太多繁文缛节,双方都直奔主题。
“雨亭兄,汉卿贤侄。”
蒋中正喝了口茶开门见山。
“东北易帜以来,奉军一直是我北方之屏障。
此次汉卿贤侄,在热河整肃内奸扬我国威,中正深感钦佩。”
“为表彰奉军之功,中央已经决定,册封雨亭兄为‘护国上将军’。
汉卿贤侄为陆军一级上将,并兼任‘华北边防司令长官’节制华北所有军队。”
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一上来就抛出了两个,足以让任何军阀都动心的封号。
张作霖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但张汉卿却像是没听到一样,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多谢委员长厚爱。”
张汉卿淡淡的说道,“虚名于我父亲和我而言皆是浮云。”
小说《开局穿越少帅:郭杨辅佐抗日》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