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到一丝异样:丝线上沾着极细微的红色痕迹。
“这是什么?”
她问。
女官凑近一看:“似是...胭脂?”
瑾妃心跳加速。
贤妃从不施浓妆,而荣贵妃那日妆容...她记得是深紫色的口脂。
“快去请王太医查验,这胭脂是什么颜色!”
瑾妃命令道。
结果令人震惊:丝线上的胭脂是正红色,而后宫只有一个人用正红色胭脂——已故的荣贵妃自己!
“这说明...”太后得知后,若有所思。
“说明荣贵妃抓到的不是凶手的衣服,而是自己的!”
瑾妃激动道,“凶手一定是在与贵妃挣扎时,被贵妃抓到了衣襟,但凶手穿着深色衣服,怕留下纤维证据,于是急中生智,将贵妃的手引向她自己的衣襟,抓下了她自己衣服上的丝线!”
“但荣贵妃那日穿的是紫色朝服,并非金墨色。”
“所以真凶仍然穿着金墨色的衣服,只是机智避免了留下证据。”
瑾妃分析,“而后他故意偷来贤妃的衣料,撕碎后留在现场和井边,嫁祸于人。”
太后点头:“有理。
但真凶为何要偷三皇子的玉佩?”
“这也是臣妾疑惑的。”
瑾妃沉吟,“若真要栽赃,为何选择如此容易被追查的方式?”
忽然,她脑中灵光一闪:“除非...偷玉佩和下毒的不是同一个人!”
案情有了新突破,太后下令彻查所有拥有金墨色衣料的人。
然而查来查去,只有三宫得到赏赐:长春宫、永和宫、景仁宫。
永和宫是荣贵妃自己,长春宫是瑾妃,景仁宫是贤妃。
难道真是贤妃?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地出来作证:荣贵妃薨逝那晚,他曾看见一个穿着金墨色斗篷的人影从永和宫偏殿溜出。
“你认得是谁吗?”
赵全厉声问。
小太监抖得更厉害:“当、当时天暗,奴才没看清脸...但那人身形不高,像是...像是女子。”
后宫女子!
所有线索似乎又指回后妃。
瑾妃夜不能寐,在宫中踱步思忖。
忽然,她想起一事:荣贵妃宫中有一个贴身宫女,在贵妃薨后就被调去了浣衣局。
“婉容,去找那个宫女!
悄悄带她来见本宫!”
瑾妃命令道。
婉容费尽周折,终于在天亮前将那名叫小翠的宫女偷偷带入长春宫。
小翠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娘娘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