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歧视,对外只说是“中耳炎后遗症”,配了昂贵的隐形助听器,从此闭口不谈。
那之后他养成两个习惯:• 说话永远看着对方的眼睛——读唇。
• 随身带着速写本——听不清,就干脆把世界画下来。
大学开学第一天,沈昼问他叫什么,他下意识把名字写在速写本第一页递过去:“江砚,砚台的砚。”
沈昼后来回忆,自己就是被那行字先撞了一下,才注意到人。
2. 伦敦地铁里的“消失模型”2014 年冬,江砚在 AA 学院做毕设,主题是“可拆解的流亡之家”。
他把 1:20 的木质模型装进行李箱,准备带去荷兰参加评图。
那天伦敦地铁爆炸误传(实为电力故障),人群恐慌。
江砚在混乱里死死抱着箱子,左耳助听器被撞飞,瞬间全聋。
他听不见广播,只能跟着人流盲目跑,最后蜷缩在月台角落。
等警察疏散完,他才发现:箱子被挤碎,模型散了一地,被保洁当成建筑垃圾收走。
凌晨三点,他一个人沿着泰晤士河走回学校,边走边把剩下的碎木片捡回口袋。
第二天,他重新提交了一个方案:没有建筑,只有一条 7×7×7 cm 的混凝土空心方块,里面嵌着那些碎木。
导师问他:“这算什么?”
他在投影上打出一行字:“我把家丢了,只剩一块可以握在手里的废墟。”
那块小混凝土,后来被沈昼带回了上海,放在床头。
3. 冰岛坐标2017 年,江砚病情恶化,AA 的导师给他申请了延期。
他在病房里偷偷用平板画最后一张图:一座看不见的房子,建在冰岛钻石沙滩的碎冰上,屋顶开了一个 37° 的洞口,正对着极昼的太阳。
文件命名:For S.他原本想等好一点,自己去看一次,然后把实地照片发给沈昼。
但身体没给他机会。
于是他把定位发给沈昼,成了两人之间永远未完成的约定。
4. 助听器里的留言江砚进手术室前,把右耳那枚早已失声的助听器摘下来,塞在沈昼手心。
里面存着一段 18 秒的录音——背景是极轻的浪声,和他压低到几乎听不见的呼吸。
他说:“沈昼,如果我回不来,就把我放进浪里。
你听见了浪,就等于听见我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