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个,但说实话,如果对方是专业人士,普通软件没什么用。”

回家的路上,姜颂时的手一直在抖。

她觉得自己疯了,竟然真的怀疑沈岸会监控她。

也许她才是需要看心理医生的那个。

然而,当检测器在她卧室的台灯里发出蜂鸣时,姜颂时冲进卫生间,吐了。

6. 深渊边缘微型摄像头巧妙地藏在台灯的调节钮里,正对着她的床。

接下来的检测中,她在三个地方发现了窃听器:客厅的盆栽、厨房的微波炉,甚至她的包里不知何时被放了一个跟踪器。

姜颂时坐在客厅地板上,浑身发冷。

这就是他如何知道她的一切,如何总能“偶然”出现在她附近。

恐惧如冰水浇头,但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如果沈岸在监视她,那么她现在的一切行动都在他眼中。

她不能打草惊蛇。

那天晚上,当沈岸来电时,姜颂时用略显疲惫但温柔的声音接了电话:“今天好累,可能有点感冒了。

明天想早点休息,就不见面了好吗?”

沈岸的声音立刻充满关切:“需要我过来照顾你吗?

我可以带点药和粥。”

“不用了,”她尽量让拒绝听起来像是为他考虑,“你明天不是还要见客户吗?

好好准备,别被我传染了。”

经过一番坚持,沈岸终于让步,但要求她每小时发消息汇报身体状况。

姜颂时答应了。

挂断电话后,她开始行动。

首先是用新买的软件全面扫描手机和电脑,结果令人胆寒——她的设备都被安装了监控软件,连键盘输入都被记录。

接下来的几天,姜颂时表现得一切如常,甚至对沈岸更加温柔体贴。

她按时汇报行踪,主动分享日常细节,像个陷入热恋的傻瓜。

而私下里,她开始小心翼翼地调查沈岸的过去。

她在旧报纸数据库里搜索沈岸的名字,一无所获。

尝试搜索他提过的大学和公司,也没有发现异常。

直到有一天,她想起沈岸曾经无意中提过一个儿时朋友的名字“林小雨”。

输入这个名字的瞬间,姜颂时屏住了呼吸。

十年前的本地新闻报道:《花季少女失踪案悬而未决,家属悬赏求线索》。

林小雨,16岁,最后一次被看见是从学校回家途中。

文章中提到,她最好的朋友是“同班的沈姓男孩”,两人经常一起学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