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治理资金和技术支持。

一个彻底排查、科学评估、安全清理该隐患的长期方案开始制定。

专家表示,清理过程可能复杂而昂贵,但为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这项工作必须进行。

栖水镇的人们得知真相后,先是后怕,继而纷纷赞扬沈墨的警觉和勇气。

镇政府特意表彰了沈墨维护公共安全的行为,老民警周卫国也因其及时反应受到了嘉奖。

“忘言斋”一下子出了名。

那几天,店里来了不少好奇的访客,有的是来表示感谢,有的是来打听细节,还有的纯粹是来看望这位“深藏不露”的老店主。

沈墨依旧淡然处之,对待来访者客气而疏离,很快又恢复了往日安静的生活节奏。

只是案头那杯茶,偶尔会由热心的邻居悄悄续上。

风波渐渐平息。

一个月后,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

文婆婆来到“忘言斋”,取回了她那本珍贵的杂记原本。

两人坐在窗边,喝着清茶。

“总算是有个交代了。”

文婆婆感慨道,“老头子当年发现那些碎片信息时,就担心以后会出问题,可惜他人微言轻,那时又敏感,不敢多说什么。

现在好了,国家知道了,就会管到底。”

沈墨点点头:“是啊。

有些秘密,还是交给国家处理好。

个人不能乱来,法律法规不是摆设,那是保护大家的屏障。”

他看着窗外,阳光明媚,河水安宁。

镇西的方向,隔离网已经立起,专业的团队正在做更详细的勘探设计。

危险被控制,等待被科学地解除。

“老沈,这次多亏了你。”

文婆婆真诚地说,“你守住了不少东西。”

沈墨微微摇头:“不是我一个人。

是大家的责任意识,是国家的力量。”

他顿了顿,轻声道,“我只是一个……守望者。

看着这些书,也看着这片土地。

该沉默时沉默,该发声时发声。”

文婆婆笑了:“你这守望者,当得好。”

铜铃轻响,有顾客进来。

文婆婆起身告辞。

沈墨送走老友,回到书案后。

新来的顾客是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饶有兴趣地翻看一本关于本地民俗的老书。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书页上,字里行间流淌着温暖的光泽。

店内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混合着纸张、墨水和时光的味道。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