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少年仍跪在雨中,浑身湿透,却纹丝不动。
袁天罡推门而出,凝视少年面容:“你为何要学相术?”
少年叩首:“弟子李虚中,自幼父母双亡,尝尽人间冷暖。
愿学相术,一为谋生,二为解惑,三为助人。”
袁天罡细观其面相,见其额阔顶平,目秀神清,乃是学相术的好材料,但眉间隐有执念。
“相术之道,可窥天机,却也会招致天谴。
你当真不惧?”
李虚中坚定道:“但求明理,无惧祸福。”
袁天罡长叹一声:“罢,你我有缘,便收你为徒。
但需立誓:不以术数害人,不借机敛财,不妄改天命。”
李虚中郑重立誓。
自此,袁天罡有了传人。
袁天罡授徒极严,先教《周易》基础,再传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最后才教风鉴之术。
“观相非只看面,”袁天罡教导,“需观其行,听其言,察其色,闻其气。
面相七分,气色三分。
气色又分青、黄、赤、白、黑五色,各主吉凶...”李虚中天资聪颖,进步神速。
不过半年,已能凭风声略断阴晴。
一日,师徒二人登高观天。
李虚中问:“师父,相传您与李淳风大人合著《推背图》,预言后世千年之事,可是真的?”
袁天罡默然片刻:“天机不可轻泄。
你只需记住:未来多变,预言不过是诸多可能中的一种。
人心向背,方能决定最终走向。”
---第三章 长安来信贞观十三年秋,一队官兵突然来到阆中,直奔袁天罡住处。
为首将领恭敬递上一封信:“袁先生,陛下有密信给您。”
袁天罡拆信观看,面色渐凝。
原来太宗自去岁起病痛缠身,想起袁天罡当年所言“中年有一劫”,特来请教化解之法。
李虚中在旁担忧道:“师父,您已归隐,还要再卷入朝堂之事吗?”
袁天罡长叹:“君臣一场,岂能坐视不管。”
他闭门三日,推演星象,最后修书一封交予来使,又特地嘱咐:“务必亲手交予陛下,不可经他人之手。”
来使离去后,袁天罡对李虚中道:“收拾行装,我们暂离此地。”
李虚中不解:“为何要走?”
“今夜子时,必有贵客来访,此时不宜相见。”
果然,当夜子时,又有一队人马秘密前来,称是魏王李泰派来请教立储之事。
见袁天罡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