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栏,上面插着 “岳” 字旗,在风里飘扬。
顾云舟和沈砚秋刚走到山寨门口,就被义军的士兵拦住了。
士兵们手里拿着长枪,警惕地看着他们:“你们是谁?
来这里干什么?”
顾云舟拿出那半枚火漆印,举在手里:“我们是沈仲文首领的朋友,有重要的消息要告诉你们的首领。
沈姑娘是沈仲文首领的女儿,她手里有淮南义军的联络图。”
士兵们看到火漆印,脸色变了变,赶紧把他们带到山寨里。
山寨里很热闹,士兵们在练兵,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妇女们在缝补衣服,虽然条件艰苦,却充满了生机。
义军首领是个五十岁左右的汉子,脸上留着络腮胡,身上穿着铠甲,铠甲上有几道刀疤 —— 他是沈仲文的旧部,叫张猛。
张猛见了沈砚秋,激动得热泪盈眶:“姑娘!
你终于来了!
首领当年说,要是有一天他不在了,就让我们等你带着联络图来!
我们等了你十年啊!”
沈砚秋从发髻里取出联络图,递给张猛:“张叔,这是我父亲留下的联络图。
临安府的府尹已经派了五千军队来围剿,明天一早就会到,你们得赶紧转移!”
张猛接过联络图,仔细看了看,然后立刻下令:“所有人都收拾东西,半个时辰后转移!
老人和孩子先走,士兵们断后!”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收拾行李的收拾行李,整理武器的整理武器,山寨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沈砚秋看着士兵们,心里忽然想起了父亲 —— 父亲当年也是这样,带领着义军,为了收复中原而奋斗。
傍晚时分,义军终于转移完毕。
顾云舟和沈砚秋站在山寨门口,看着远处的夕阳,夕阳把天空染成了红色,像极了战场上的鲜血。
沈砚秋忽然说:“云舟,我想回临安。”
顾云舟愣住了:“回临安?
那里太危险了,府尹的人肯定还在找我们。”
“我知道。”
沈砚秋说,她的眼神很坚定,“但我父亲的修复室还在临安,那里有他留下的古籍,还有他教我修复古籍的工具。
我想回去把那些东西带来,以后在淮南,我可以教义军的孩子们读书,教他们修复古籍。
就算不能上战场,我也要为抗金出一份力 —— 这是我父亲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
顾云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