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创办的公司,还连累了很多员工。
那扇门,对他来说是‘遗憾的象征’——他想打开,又怕面对门后的愧疚;想关上,又无法真正放下。”
和庄文心里一沉:“您是说,我们的梦境反而在加重他的心理负担?”
“不止。”
夜郎也调出一份报告,“他已经出现了‘梦境替代现实’的症状,昨天在公司会议上,他突然说‘要去书架后面找钥匙’,还问下属‘门为什么还是打不开’。
再这样下去,他会彻底混淆梦境和现实。”
庄文的脸色白了:“我们……我们只是按客户需求做的,不知道会这样。”
“兼职守则第五条,‘需对客户潜在心理需求进行评估,拒绝可能造成伤害的订单’。”
夜郎也的语气更冷了,“你们只看预算,忽略了客户的心理状态,已经违反了守则。”
和庄文突然想起叶利佩订单里的“永远打不开”,原来不是什么怪癖,而是他对现实的逃避。
他咬了咬牙:“对不起,是我们的错。
我们现在就修改梦境,把那扇门去掉,换成别的内容。”
“来不及了。”
夜郎也摇了摇头,“他的意识已经和那扇门深度绑定,强行修改只会引发更严重的精神紊乱。
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帮他‘打开’那扇门——不是在梦里,而是在现实中正视自己的遗憾。”
三、门后的“未选择之路”当晚,叶利佩的订单准时发来。
这一次,和庄文没有按原计划搭建梦境,而是和庄文、夜郎也、呼吁小一起,重新设计了方案——他们要在梦境里留一个“突破口”,引导叶利佩打开那扇门,但门后不再是空白,而是他“未选择的人生”。
“我已经调整了逻辑锁,”庄文盯着屏幕,“这次只要他说出‘我愿意面对’,门就会自动打开。
但门后的场景需要和庄文你来做,必须足够真实,又不能太刺激。”
和庄文点了点头,手里的梦境基材开始变化。
他捏出了三个不同的场景:第一个是叶利佩没有创业,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样子;第二个是他创业成功,带着员工一起庆祝的样子;第三个是他投资失败后,没有逃避,而是和员工一起承担责任的样子。
“呼吁小,你那边准备好了吗?”
和庄文问。
“好了。”
呼吁小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