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把你关进来,你可有怨言?”
李世民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房玄龄跪伏在地,额头贴着冰冷的地面。
“臣,罪该万死。”
“罪?”李世民轻笑一声,“你何罪之有?”
“你是第一个把真相告诉朕的人。”
“若说有罪,也是那满朝文武,皆为罪人。”
房玄龄的身体微微一颤。
他听出了李世民话里的意思。
“朕想听的,不是这些场面话。”
李世民终于转过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朕想知道,从你离开长安,到再回来,所有的事情。”
“一字一句,都不能漏。”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那股霉味,似乎也不那么难闻了。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臣遵旨。”
他没有起身,就那么跪伏着,开始讲述。
“臣有幸见过孙寒对战时的画面。”
“松赞干布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臣见到了孙寒。”
“他身后站着的,是臣从未见过的精锐之师,军容之盛,远超我大唐玄甲军。”
李世民的呼吸,有了一丝细微的变化。
房玄龄继续说着。
“臣问他,想要什么。”
“他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是想跟陛下,玩一个游戏。”
“他让禄东赞带着假使团去长安,不是为了求亲,是为了打陛下的脸。”
“他建立新国,国号为孙,自立为帝。他说,他要让李这个姓氏,在他面前,永世不得抬头。”
房玄龄将孙寒那些狂悖至极的话,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
他能感觉到,身前的帝王,身体里正在积蓄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
良久。
李世民开口了。
“好,很好。”
“有胆魄,有手段,够狠,也够狂。”
他竟然笑了。
“这小子,有朕年轻时候的几分风范。”
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退位。
他李世民的皇位,同样是白骨累累,血流成河。
他比谁都懂,要成大事,就不能有半分妇人之仁。
孙寒的所作所为,在他看来,不是疯狂,而是一种极致的枭雄心性。
一个足够分量的对手。
一个让他感到兴奋的对手。
“陛下……”房玄龄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来。
“臣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臣斗胆,那孙寒的眉宇之间……”
房玄龄斟酌着用词。
“与陛下年轻之时,竟有,那么几分相像。”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顿住了。
“呵……没有的事情”
“朕问你,你觉得孙寒为何要反?”
房玄龄的身体僵了一下。
没想到,是这个问题。
“臣……不知。”
“呵,你也不知。”
李世民转了过来,脸上是一种房玄龄从未见过的疲惫。
“朕的状元郎,朕钦点的国之栋梁,朕以为的寒门表率。”
“他的那份策论,你看了吗?”
房玄龄点头。“臣看过,字字珠玑,石破天惊。”
“那你知道,那份策论,最后给了谁吗?”
“是……是长孙冲?”房玄龄的声音都在发颤。
“没错。”
李世民的回答,击碎了房玄龄最后的幻想。
“长孙无忌,朕的国舅,他告诉朕,为了安抚世家,为了朝局稳固,这个状元,必须是长孙冲的。”
“他告诉朕,孙寒一个寒门士子,给他一个探花,再许他高官厚禄,已是天大的恩赐。”
“朕,默许了。”
天牢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房玄龄只觉得天旋地转。
所谓的贞观盛世,所谓的求贤若渴,所谓的科举取士。
原来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一场皇帝与世家联手,糊弄天下人的游戏。
他终于明白,孙寒为何要反。
那不是叛逆。
那是被逼上绝路的怒吼。
“只为一个状元之位,他还不至于走到这一步。”房玄龄嘶哑地开口。
“长孙无忌,一定还做了别的事情。”
小说《被李二逼反后,我建帝国打回长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