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浮现出来,比他自己观察和分析要精准、详细得多!
就像…就像脑子里多了一个无形的数据库!
心脏开始狂跳。
他隐约感觉到,这似乎不是幻觉。
某种难以言喻的变化,在他最狼狈、最绝望的时候,悄然发生了。
这到底是什么?
是福还是祸?
他看着自己依旧脏兮兮、带着伤的手,又望向远处连绵的、缺乏生机的黄土坡。
一个微小却疯狂的念头,在他心底破土而出。
一技之长·初露锋芒那次“意外”之后,林天悄悄试验了好几次。
他发现,当他集中精神接触植物或者土地时,脑海里确实会浮现出一些相关的、超越他原有知识储备的信息。
大多是关于生长状况、病害、土壤需求等,有时还会附带一些极其简略的、符合这个时代技术条件的改良建议。
它不像小说里写的系统那样智能,能对话、能发布任务、有奖励,它更像一个被动触发的、残缺的农业知识库。
而且时灵时不灵,似乎和他的精神状态以及接触对象的“信息量”有关。
但无论如何,这给了他一丝微弱的希望。
春耕紧要关头,队里唯一的那头大犍牛却突然病倒了。
不吃不喝,趴在地上喘粗气,肚子胀得滚圆。
牛在这时候就是半个家当,犁地全指望它。
杨老根急得嘴角起泡,围着牛直转圈。
请来的公社兽医看了半天,灌了药,但效果不明显,说明天再不成就危险了。
晚上,牲口棚里就剩下林天负责添夜草。
他看着痛苦呻吟的大犍牛,鬼使神差地,把手放在了牛潮湿的鼻子上。
集中精神…牲畜:本地黄牛(犍牛)状态:急性胀气,疑似误食发酵豆类…建议:停止饮水,按摩左腹,促其排气…可尝试…皂角水…信息比平时清晰不少!
可能是牛的生命力更强?
林天来不及细想。
皂角?
他记得村口那棵老槐树旁边,就有一棵皂角树!
也顾不得是不是迷信或者胡来了,他立刻跑出去,捡了几颗掉落的干皂角,跑回知青窑洞,找来孙伟帮忙——孙伟父亲是中药厂的,平时也爱看些杂书。
“皂角?
好像是有催吐泻下的作用…”孙伟推着眼镜,将信将疑。
两人赶紧捣碎皂角,兑了温水,想办法给牛灌了下去。
然后按照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