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他。
沈砚抬头笑了笑,眼底带着温和的光:“互相帮衬罢了,他帮我带过妹妹,我教他做题,应当的。”
苏晚看着他的笑容,心里莫名一软。
她试着开口说话,声音却发不出来;试着推他一下,手却直接穿过他的身体。
她只能像个旁观者,跟在他身边,看着他白天苦读,傍晚去书坊抄书到深夜,踏着月光回家时,还会在路边捡些枯枝回家烧火。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晚渐渐习惯了这种“绑定”生活。
她知道了沈砚的母亲姓周,是个温和坚韧的妇人,每天除了纺线,还会给人浆洗衣物;知道了他的妹妹叫沈珠,扎着两个小辫子,眼睛像沈砚一样亮,每次沈砚回家,都会举着刚纺好的线团跑出来,甜甜地喊“哥哥”。
那是个雪天,沈砚抄书到深夜,冻得手指发僵,连笔都握不住。
苏晚急得在他身边打转,下意识地想靠近他,给她一点温暖。
就在这时,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凝实了一丝,沈砚忽然打了个哆嗦,疑惑地看了看四周:“怎么突然有点暖?”
苏晚愣住了。
她试着再次靠近,沈砚的眉头舒展了些,搓了搓手,继续低头抄书。
原来,她不是完全没用的。
第二章 魂凝迹显从那天起,苏晚开始刻意尝试“触碰”沈砚。
她发现,只要她集中精神,就能让沈砚感受到微弱的温度,甚至能吹动他手边的书页。
有一次,沈砚在讲堂上答不出先生的问题,急得额头冒汗。
苏晚看着他手里的书卷,下意识地集中精神吹向某一页——那正是问题的答案所在。
沈砚愣了一下,顺着书页翻动的方向看去,眼睛一亮,立刻流畅地答出了问题。
坐下后,他悄悄看了看四周,眼神里带着疑惑。
苏晚飘在他身后,忍不住“笑”了——虽然她没有实体,但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在影响周围的气流。
沈砚开始察觉到不对劲。
他发现自己的砚台会莫名其妙地自动添水,写累时桌上会多一块母亲没送过的、沾着桂花味的糕饼(苏晚从书院厨房飘来的,她能穿过墙壁,却拿不动重物,只能借着气流“推”过来),甚至有一次,他深夜回家遇到拦路的小混混,眼看就要被打,一阵莫名的狂风突然吹起,沙石迷了混混的眼,让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