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心怡点头,泪水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地毯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她知道陈烈州是在安慰她,也安慰自己。这扇门既然能从外面锁上,就绝不会轻易打开——云桑把她们请进这座庄园,恐怕就没打算让她们轻易离开。
不知过了多久,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叶心怡立刻擦干眼泪,贴在门板上听着——脚步声很沉,每一步都像踩在人心上,停在了陈烈州所在的门外。
“陈先生,云桑请您去书房喝茶。”是管事的声音,客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我不去。”陈烈州的声音紧绷,“我要在这里陪着心心。”
“云桑说有要事相商,关于叶老师的。”管事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您要是不去,我们也不好交代。”
叶心怡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能想象出陈烈州此刻的挣扎——不去,怕云桑对她不利;去了,又怕这是调虎离山之计。
“我去。”陈烈州的声音带着决绝,“但我警告你们,要是心心少了一根头发,我绝不会放过你们。”
脚步声渐渐远去,走廊里恢复了寂静。叶心怡瘫坐在地,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壁炉里的炭火弱了下去,房间里的暖意渐渐散了,她抱着膝盖,听着窗外的雨声,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到恐惧。
这种恐惧不是来自漏雨的危房,也不是来自陌生的环境,而是来自那个素未谋面却无处不在的男人。他像一张无形的网,悄无声息地收紧,让她无处可逃。
天色暗下来时,侍女送来晚餐。银质的餐盘里摆着烤羊排、糌粑糕,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虫草汤,香气诱人,却让叶心怡胃里发紧。
“云桑说您今天受了惊吓,让厨房炖了汤补补身子。”侍女把汤碗放在桌上,目光飞快地扫了她一眼,“陈先生还在书房,云桑留他用晚膳了。”
叶心怡没动筷子。她看着那碗虫草汤,突然觉得可笑——用这样精致的食物来笼络,却用锁门的方式来禁锢,这就是云桑的手段吗?
“您多少吃点吧。”侍女的声音带着同情,“云桑说了,您要是不吃,他就……”
“他就怎么样?”叶心怡抬起头,声音发颤,却带着一丝倔强。
侍女低下头,没再说下去,只是默默地收拾起没动过的餐盘。走到门口时,她突然停下脚步,背对着叶心怡说:“这里的房间都有壁炉,夜里冷,您别着凉了。”说完,轻轻带上了门。
门锁“咔哒”一声扣上,像敲在叶心怡心上的重锤。她走到窗边,撩开厚重的窗帘——庭院里的灯笼亮了起来,昏黄的光被雨雾揉成了朦胧的光球,主屋的灯光最亮,像只窥视的眼睛。她不知道陈烈州怎么样了,也不知道林老师是否安好,只觉得自己像掉进了深不见底的冰窟。
壁炉里的火彻底熄了,房间里越来越冷。叶心怡裹紧了身上的羊绒长袍,却挡不住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寒意。她走到床边坐下,雕花的床柱上缠着银线,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那条被摘下的松石项链——原来冰冷的东西,无论做得多精致,都不会真正变暖和。
窗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窗玻璃,像无数只手指在叩门。叶心怡缩在床上,抱着膝盖,听着风雨声,第一次如此想念城市的喧嚣。想念陈烈州公寓楼下的夜市,想念晚高峰时拥挤的地铁,想念那些被她嫌弃过的车水马龙——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嘈杂,此刻却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不知何时,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里又回到了草原写生那天,她站在花丛里画羊群,云桑骑着黑马站在不远处看着她,眼神像此刻窗外的雨,深邃又冰冷。她想跑,却怎么也迈不开腿,眼睁睁看着黑马越跑越近,马蹄扬起的尘土迷了她的眼……
“心心!心心!”
叶心怡猛地惊醒,额头全是冷汗。窗外天已经蒙蒙亮,雨小了些,变成了细密的雨丝。门板被轻轻敲着,是陈烈州的声音。
“陈烈州!”她冲到门边,声音带着哭腔,“你怎么样?他们没对你做什么吧?”
“我没事。”陈烈州的声音透着疲惫,“我跟云桑谈了一夜,他说雨停了就让我们走。”
叶心怡的心松了一半,却又立刻提了起来:“他说的是真的吗?”
“应该是。”陈烈州的声音有些含糊,“他……他没对我怎么样,就是聊了些牧场的事。”
叶心怡知道他没说实话。聊牧场的事,怎么会聊到天亮?可她没追问,只是点了点头:“那就好。”
天光渐亮时,雨终于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庭院的积水里投下碎金般的光斑。叶心怡走到窗边,看着侍女们在庭院里清扫积水,远处的雪山露出了轮廓,被雨水洗得格外清晰。
“心心,雨停了!”陈烈州的声音带着雀跃,“他们说马上就开门。”
叶心怡的心也跟着亮了起来。她走到门边,等着那声“咔哒”的开锁声。只要走出这扇门,离开这座庄园,她就能回到学校,回到孩子们身边,回到原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