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之前,王林正伏在距离主攻方向稍远的一处隐蔽山脊上,手中的蔡司望远镜(箐口缴获)牢牢锁定了三元洞方向。脑海中的3D地图上,代表敌军的深蓝色光点密集地龟缩在那些坚固的碉堡里,而代表友军的红色光点,则在碉堡群前艰难地闪烁、明灭,每一次明灭都代表着一个战士的倒下或重伤。
“妈的…这周浑元属王八的?修这么多硬壳子!”王林低声咒骂,眉头拧成了疙瘩。望远镜里,红军迫击炮弹砸在碉堡顶上,除了炸起一片烟尘碎石,对那厚实的结构几乎毫无影响。重机枪子弹打在射击孔边缘,迸溅出火星,却无法阻止里面持续喷吐的火舌。传统的火力压制,对这种永备工事效果微乎其微。
怎么办?强攻?那跟送死没区别!用炮?团里那十门82迫和刘根胜的炮术再神,也啃不动这硬骨头!王林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各种战术方案在脑海中闪过,又被系统“战术模拟分析”快速否决,成功率普遍低于30%,附带触目惊心的“高伤亡预警”红光。
就在焦灼之际,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三元洞侧后方山脚下的一片区域——那是仁怀的酒坊。几座规模不小的酒坊矗立着,烟囱高耸。吸引他注意的,不是酒坊本身,而是酒坊外堆积的一些粗大的金属管件!那是酒坊用来蒸馏冷却的装置,粗大的铁管子,直径比汽油桶略小,但管壁厚实,看起来异常坚固。
一个模糊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击中了王林!汽油桶抛射炸药包!后世被称为“没良心炮”的土制神器!那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对付这种碉堡简直是克星!炸不塌也能把里面的人活活震死、震晕!
“汽油桶…汽油桶…”王林喃喃自语,随即眼睛猛地一亮,“没有汽油桶…但这大铁管子,行不行?!”他立刻集中精神,在脑海中启动“战术模拟分析”功能。
战术推演:改造大型铁管(酒坊冷却管)作为简易抛射装置,发射大型炸药包攻击碉堡
可行性:材料易得(周边酒坊),结构坚固(厚壁铁管),原理可行(密闭一端,利用发射药爆燃气体膨胀推动)。
威力推演:抛射10-20公斤炸药包至100-200米距离。爆炸冲击波对碉堡内人员杀伤效果显著(窒息、震伤),对碉堡结构有破坏/震塌可能。
风险:精度差(需抵近发射),射程近(暴露风险大),操作危险(炸膛、殉爆风险),对发射阵地要求高(需稳固挖掘)。
胜率评估(针对碉堡):70%(成功摧毁/瘫痪碉堡)!高能预警:操作不当有重大人员伤亡风险!需严格训练与防护!
系统建议(狗头军师模式):可行!但需速成训练,精选射手,加固发射管(外部箍铁条),挖掘深度掩体,多管齐发覆盖目标!
“成了!”王林心中狂喜,猛地一拍大腿,“就是它!咱们的‘铁管惊雷’!”
他立刻转身,语速快得像连珠炮:“张红土!带上侦察连,立刻去那边酒坊!找管事的,不管买还是‘征用’,把那些粗的蒸馏冷却铁管子给我弄来!有多少弄多少!动作要快!钟光邦!带上工兵排,找工具,锯子、大锤、铁箍!准备改造!刘根胜!把你炮连里胆大心细、玩过土炮的老兵油子给我挑出来!有大用场!”
命令一下,独立团这部精密的战争机器立刻高速运转起来。侦察连如狼似虎扑向酒坊区,很快就连哄带劝(辅以银元)拉来了十几根长短不一、但都粗壮结实的铁管。工兵排抡起大锤、钢锯,在隐蔽的山坳里叮叮当当地干了起来,锯掉多余部分,用缴获的铁条在管子外部紧紧箍上几道,增加强度。炮连选出的几十名胆大心细的老炮手,围着这些奇形怪状的“炮”,听着王林唾沫横飞地讲解原理和操作要点(结合系统推演出的简易流程),眼神从最初的迷茫迅速变得狂热。
小说《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