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什么忙?”

“工具箱虽然大部分找不回来了,但里面的许多工具和技法,我都记在心里。

离博物馆的展览还有一个月,我想趁这个机会,把这些技艺记录下来。

你懂电脑绘图和设计,我们可以一起把这些传统技艺用现代方式整理出来。”

杨帆惊喜交加:“这...这真是太好了!

但为什么选我呢?”

林远山微笑:“因为你看到了比技艺更重要的东西。

而且,”他眼中闪过一抹狡黠的光,“这是你‘赔罪’的机会。”

两人相视而笑,窗外星光闪烁,仿佛也在为这个决定而欣喜。

第四章:重拾与创新接下来的日子,林远山的工作室变得异常忙碌。

每天清晨,杨帆就带着笔记本电脑和数位板来到工作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林远山首先演示的是基础刀法:“你看,雕刻的基本刀法有十几种,每种都有不同的用途。

比如这种‘推刀’,是用来处理大面积平面的;这种‘点刀’,是用来雕刻细节的...”杨帆不仅用摄像机多角度记录下林远山的每一个动作,还仔细测量每把工具的尺寸、弧度、重量,绘制成精确的工程图。

“林老师,我发现您的每把刻刀的握柄弧度都略有不同,这是为什么?”

杨帆问。

林远山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好问题!

这是因为不同的雕刻动作需要不同的发力方式。

握柄的弧度会影响手腕的角度,进而影响发力的精准度。

这些细微的差别是几代匠人经验积累的结果。”

在整理陈师傅的设计手稿时,他们有了意外发现。

杨帆注意到,许多设计图中都隐藏着一些奇特的几何规律。

“林老师,您看这个凤凰图案的构图,它的比例恰好符合黄金分割比;而这个回纹装饰的韵律,竟然符合斐波那契数列!”

杨帆兴奋地说。

林远山惊讶地看着电脑上的分析图:“我们只知道这样雕刻好看,却不知道背后还有这些数学规律。

老祖宗的智慧啊!”

杨帆越发着迷:“这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

古代匠人虽然不懂这些数学理论,但他们通过长期实践,找到了最美的比例和韵律。”

随着工作的深入,杨帆开始尝试将传统木雕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他利用计算机软件,将传统纹样进行参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