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详实,逻辑清晰,令人信服。
周广达看着报告,频频点头。
祁同伟话锋一转,看似无意地补充道:“而且,我们内陆地区民风淳朴,工人稳定性高,便于管理,更能保证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我听说周总最看重的就是品质和交期。”
这话说到了周广达的心坎上,他在沿海确实饱受工人流动性大、管理困难之苦。
谈判的天平,开始悄然倾斜。
最后,在涉及最核心的债务和工人安置问题时,祁同伟提出了一个“产权剥离、分期偿付、优先录用”的打包方案,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投资商利益,又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给出了县里能承受的底线。
周广达与助理低声商议了许久,最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祁主任,胡主任,你们的诚意和专业,让我很感动。”周广达站起身,“这个项目,我看很有希望!我会尽快回去召开董事会,推动这个投资计划。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希望下个月就能签署正式协议!”
掌声在会议室里响起。胡果然激动得脸色通红,用力握着周广达的手。
送走考察团后,管委会里一片欢腾。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整个县委县政府。
谁都没想到,这个几乎被所有人判了死刑的烂摊子,竟然真的被祁同伟盘活了!而且一来就是投资额可能近千万的外资项目!
之前所有质疑、轻视、嘲讽的声音,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李达康在办公室听到详细汇报后,沉默了片刻,对秘书说:“这个祁同伟,有点本事。不是光会耍嘴皮子。”
而规划建设科的孙彪,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半天没出来。脸被打得生疼。
祁同伟没有参与众人的庆祝,他独自回到办公室,站在窗前。
楼下,李为民正和几个招商科的同事兴奋地讨论着,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干劲和希望。
祁同伟的目光却已投向更远方。
这只是第一步。一个宏达电子,还远远不够。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窗棂。
下一个,该是谁了呢?
口袋里的加密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出来,是刘爱军发来的信息,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货已订,款已付。周甚喜,疑尽去。”
祁同伟删掉信息,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鱼儿,已经咬钩了。而岩台县这片看似平静的水面,即将因他而风起云涌。
宏达电子项目意向的达成,如同在岩台县略显沉闷的政坛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项目本身。
祁同伟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与“英雄”、“破格提拔”这些略带符号化的标签联系在一起,更开始被赋予了“能干实事”、“有点真本事”的务实色彩。
管委会内部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之前那些或明或暗的审视、质疑的目光,大多收敛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观望,其中掺杂着惊讶、好奇,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招商科副科长李为民走起路来都带风,他手下的两个年轻科员也干劲十足,仿佛看到了前途的亮光。就连一向刻板的办公室主任钱卫国,见到祁同伟时,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几分,汇报工作时语气更加恭谨。
规划建设科科长孙彪,则显得低调了许多。虽然偶尔在楼道里遇见,他依旧会扯着嗓子打招呼,但那笑容底下,多少有些勉强和尴尬。他私下里依旧嘴硬,对心腹嘀咕:“瞎猫碰上死耗子,一个项目说明不了什么,招商容易落地难,后面有的是麻烦…”但声音明显小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