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几天的嘴皮子官司,在肃王一派的推拉下,周家自认倒霉,称周宗悌有心疾和癔症,导致出事,影响了宫宴。
最后,以周家无心之失,影响了宫宴,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周家丧子,已然悲戚,下了斥诏,罚俸一年作为惩戒而告终。
据说,周侍郎家脸面都丢尽了。
这是李窈听李溯说的。
李窈只是笑,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周家表面上不敢有意见,恐怕恨得牙痒痒,为了替皇帝办事,搭进去一个儿子就算了,脸面都丢尽了。
做官做的就是一个名声,周家的没落,能有所预见,哪日得了机会,恐怕会反咬。
皇帝肯定难以安心了。
这人做皇帝的时间短,但是年事已高,太子而立之年还富余几岁,他怕太子觊觎龙椅的位置,又怕肃王夺回皇位,还失去了周家的真心爱戴,恐怕寝食难安。
身在高位,心有焦虑,肯定会不停的折腾,首当其冲的就会是肃王,这个他最惧怕的竞争对手。
注定平静不了。
事情如此,对李窈来说,也是好事。
肃王现在手握大权,如果风平浪静,他就是高高在上的王。
安阳侯府虽然也是权势中心,可她毕竟不是家主,只是李家的其中一个女儿。
不管她做什么,都很难入他的眼。
只有他处境难些,她的机会才能更多,不说雪中送炭,哪怕是夏日给杯冰水的情谊呢。
没有需求,没有办法满足他的需求,就没有办法在他眼里变成有价值的人,也就没法攻略,她需要机会。
所以,对不住了。
不过,她的任务虽然有所变化,不过,夺嫡还是要来的,皇帝的疑心病也会越来越重的,他一定会对肃王下手的。
她只是轻轻扇动蝴蝶的翅膀,让事情提前一些。
不过她的处境也会艰难,李维韬不会允许她接近任何皇室之人,导致她接近元赊的可能性变低。
别提攻略了,能记住她的名字,都属实不易,尚书院她必须去,李家的名额可以不要,也得搅得李家无暇顾及她。
“同你说个事。”李溯轻轻推了推她,有些忧愁的说道,“传闻尚书院要重开,凡是官家子女,都可通过选拔后进入。不过……不论男女,每家只有一个名额。”
他看李窈的目光,小心翼翼的,还有几分隐约的怜悯。
尚书院,是几百年前成立的,那时候都是世家男儿,培养文韬武略,都是社稷的栋梁。
后来,启用科举,便不从尚书院挑选人才了,也就关闭了。
如今,重新启用,依旧招收世家儿女,虽没有入仕的便宜,却也能收获很多人脉。
能进去的,就没有家世不显的。
况且,都说女子无才辨是德,可现在大家族婚姻往来,都是要识文断字的。
不管是管家事,还是相夫教子,都得读过书,否则,如何理得清事物?
若是进了尚书院,有了这层尚书院学生的身份,往后,婚事必然不用愁,一定差不了。
可问题是……一个家族,仅限一人。
他就不用说了,他考不进去,也不去丢人现眼。
大哥虽然没有成亲,这已经是官身了,不符合标准。
家中符合的,就只有李窈和李妙仪,按理说,窈窕是亲生的,是真正的嫡女,这个名额该是她的,由她参加考核。
只是……父亲大概不会这么想,而妙仪能考进去的可能性大得多,窈窈怕是参加考核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