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磨出了毛边,显然用了很多年。

“阿明走了之后,第一个周三,阿玲就来了。”

老奶奶继续说,“带了两块桂花糕,坐在这儿等了一下午,太阳落山了才回去。

没人劝她,都知道她认死理。”

就这么等啊等,从二十岁等到三十岁,巷子里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有人搬走,有人新来,只有阿玲每个周三下午三点,准时出现在槐树下。

起初还会带桂花糕,后来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就带杯热茶,坐在石墩上,有时候看看书,有时候就望着巷子口发呆。

“我是十年前搬来的,那时候阿玲已经七十多了,腿脚不太方便,还是拄着拐杖来。”

老奶奶叹了口气,“有一次下雨,她滑倒在槐树下,我刚好路过,把她扶起来。

她跟我说,姑娘,我得在这儿等,阿明说不定哪天就回来了,他认路,就认这棵老槐树。”

林夏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揪了一下。

她想起自己第一次来这里的场景,那天也是个晴天,她蹲在槐树下摸那个玫瑰刻痕时,阳光落在刻痕上,像是给那朵小小的玫瑰镀了层金边。

原来那刻痕,是阿明走之前刻的,他说这样阿玲就算隔着老远,也能找到这棵树。

“阿玲走的时候,是去年冬天。”

老奶奶的声音有些哽咽,她抬手擦了擦眼角,“走之前她把这个竹篮交给我,说如果以后有年轻人来这儿等,就把桂花糕分给他们吃,说阿明喜欢热闹,不喜欢冷冷清清的。”

林夏忽然想起那本《小王子》。

她是在街角那家“拾光旧书店”找到的,书店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总爱在门口摆个藤椅,晒着太阳看报纸。

她回去的时候,特意绕到书店,想问问那本书的来历。

“那本《小王子》啊,是去年冬天一个老太太让我帮忙寄卖的。”

老板放下报纸,想了想,“老太太说,书是她朋友的,朋友走了,留着也没用,不如让它找个喜欢的人。

对了,老太太还说,如果有人从书里找到一张便签,麻烦告诉那个人,别辜负了那棵老槐树。”

林夏心里一震,原来阿玲早就料到,会有人看到那张便签,会来槐树下赴这场跨越时光的约。

她从包里拿出那本《小王子》,翻到夹着便签的那一页,那一页刚好是小王子对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