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椅上抹眼泪的王老太儿女。
他微微佝偻着背,显得很谦卑。
交谈了几句。
男人侧身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
家属犹豫着,接过盒子看了看,又交换了眼神,最终点了点头。
男人收走了他们原本的那个小布包(里面应该就是旧银钗),将新盒子递了过去。
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他离开时,左手下意识抬了一下,似乎在整理口罩。
袖口滑落。
腕骨上,一串深色的木珠清晰可见。
“就是他!”
王老太儿子指着屏幕叫出来。
“放大!
能再清晰点吗?”
苏清身体前倾,紧盯着屏幕。
操作员努力放大画面,像素变得模糊,但男人眼角细微的纹路和那串木珠的粗略轮廓还能看清。
“截图。”
苏清对操作员说,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命令。
她拿出手机,对着监控屏幕拍了几张照。
“馆外路口监控能调吗?
看他往哪个方向走了。”
张玄抱着胳膊问。
刘经理一脸为难:“这…得报备申请,而且那边归交警…算了。”
张玄摆摆手,似乎早有预料,“这种老油条,肯定专挑没监控的小路走。”
他盯着定格的画面里那个模糊的身影,眯起了眼。
“木珠…有点意思。
像是…槐木?
还是雷击枣木?
啧,隔太远闻不到味儿。”
“闻?”
苏清看他。
“法器这东西,沾了主人的气和用途,各有各的‘味儿’。”
张玄解释得漫不经心,目光却没离开屏幕,“这串,看着就不是什么正经路数。”
他转向苏清:“你们这附近,有没有什么…老一点的、卖香烛纸钱兼营古玩杂项的店?
或者…地段比较偏的文玩市场?”
苏清迅速在脑中过滤信息。
“往西三条街,有个‘聚福斋’,开了很多年,老板什么都收点,也卖些旧东西。”
她回忆道,“附近老人办白事,有时会去那里淘换点老物件。”
“聚福斋…”张玄咂摸着这个名字,笑了笑,“名字挺吉利。
走吧,技术流,带路。”
“现在?”
苏清看了眼时间,晚上八点多。
“夜探鬼店,不正合适?”
张玄笑得有点邪气,已经率先朝外走去。
西三条街并不远。
晚上的老街比主干道冷清许多,路灯昏暗。
“聚福斋”的招牌是块老旧的木匾,漆皮剥落,店里透出的灯光昏黄,勉强照亮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