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前在田野间奔跑的自己,来告别,也来邀约。
风还在歌唱,但音符已悄悄改变。
她轻轻哼起走调的摇篮曲,分不清是唱给孩子听,还是唱给那个坐在窗台上的小小幽灵。
7、矛盾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发生在一个暴雨倾盆的深夜。
凌晨两点,小宝的额头烫得像块刚出炉的烤红薯。
电子体温计发出刺耳的蜂鸣:40.1℃。
她的心脏突然被攥紧,手指颤抖着翻找医保卡。
雨点砸在窗玻璃上,像无数颗石子噼啪作响。
“这么晚去医院,不是折腾孩子吗?”
婆婆系着真丝睡袍的带子出现在门口,手里端着刚炖好的雪梨汤,“小孩子发烧是排毒,喝点梨汤发发汗就好。”
她看着白瓷碗里晃动的梨块,突然想起婚前第一次见婆婆时,老人也是这样端来养生茶。
那时觉得是关怀,现在却成了枷锁。
“妈,高烧会惊厥的。”
她尽量控制表情,生气到发颤的声音出卖了她。
婆婆伸手要接孩子:“书上说孩子发烧是正常......”就是这句话点燃了引线。
她突然侧身避开婆婆的手,这个防御性的动作让两人都愣住了。
雨声填满了沉默的间隙,她坚定的带着小宝去了医院。
儿童医院的急诊室像被雨水泡发的惨白色盒子。
小宝被裹在蓝白条纹的病号服里,血管细得让护士扎了三次针。
每扎一次,她的指甲就更深地掐进掌心。
破晓时分,病房门被推开。
父母带着满身水汽赶来,母亲二话不说接过她手里的尿不湿袋,父亲默默去缴费处排队。
这种无声的支持让她鼻酸,却也在心底埋下比较的种子。
婆婆是中午来的,提着三层保温饭盒。
打开是清粥小菜。
“医院细菌多,不如回家休养。”
婆婆说着要去揭小宝额上的退烧贴,被她母亲拦下。
“亲家,医生说要观察三天。”
“是药三分毒,这么小的孩子......”两个老人的目光在消毒水空气里相撞,她突然觉得自己成了拔河绳中间的红布条。
那次之后,裂缝开始具象化。
婆婆每天十点准时来送餐,雷打不动地用电子秤配比食材。
母亲则坚持科学育儿,每半小时记录体温用药。
她们像两个坚守阵营的士兵,通过照顾孩子展开无声的战役。
最戏剧性的冲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