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士兵们按照命令行动。起初有些混乱,但在俞济时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要领。

“看到没有?”俞济时对军官们说,“这样分散部署,小鬼子的掷弹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我们的机枪可以更好地发挥火力。”

接下来的几天,全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战术改革。俞济时亲自到各部队指导训练,从最基础的战术动作教起。

“注意利用地形!”他在训练场上大声指导,“不要直着身子跑!要学会蛇形前进!”

有时他还会趴在地上,示范如何利用土堆、石块甚至弹坑作为掩体。“记住,在战场上,任何一个凸起都可能救你的命。”

除了战术训练,俞济时还特别重视射击训练。他发现很多士兵还保持着老习惯,远距离就开始胡乱射击。

“这是在浪费弹药!”俞济时在靶场上对士兵们说,“没有瞄准就不要开枪!记住,一颗子弹要有一颗子弹的效果。”

他制定了新的射击考核标准:每个士兵必须在一百五十米内命中胸靶,二百米内命中半身靶。达不到标准的要继续训练,直到合格为止。

这天下午,俞济时来到工兵营的驻地。营长陈国栋正在试验新仿制的掷弹筒。

“军座,您看。”陈国栋兴奋地展示着新武器,“我们改进了小鬼子的设计,加长了炮管,射程提高了五十米。”

俞济时仔细检查这件武器,问道:“精度怎么样?”

“比小鬼子的原版还要好。”陈国栋命令士兵演示。只见掷弹筒手熟练地装填弹药,瞄准一百五十米外的目标。一声闷响,炮弹准确命中目标。

“好!”俞济时难得地露出笑容,“立即开始批量生产,优先配发给各连的掷弹筒班。”

在整训部队的同时,俞济时也开始着手改进后勤系统。他特别重视伤员救治和药品供应。

“苏院长,野战医院现在最缺什么?”俞济时视察野战医院时间苏婉清。

苏婉清擦擦额头的汗水:“最缺的是消炎药和麻醉剂。很多伤员因为感染不得不截肢。”

俞济时沉默片刻,说:“我会想办法。另外,我决定在每个团配备一个医疗排,在每个营配备一个医疗班。你要负责培训医护人员。”

“是!”苏婉清立正回答,“我已经整理出了一套战场急救规程。”

“很好。”俞济时点头,“记住,一个老兵比十个新兵还宝贵。我们要尽可能多救回一个战士。”

整训进行到第二周时,俞济时接到第九战区的命令,要求第七十四军派部队清剿武汉周边的小鬼子据点。

“这是个检验训练成果的好机会。”俞济时对军官们说,“命令张灵甫率301团,明天出发清剿黄陂一带的小鬼子。”

张灵甫立即起身:“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清晨,301团出发了。俞济时特意来到驻地送行。

“记住新的战术要领。”俞济时对张灵甫说,“不要蛮干,要多动脑筋。”

“军座放心。”张灵甫敬了个礼,“我会让小伙子们练练手的。”

三天后,捷报传来。301团采用新战术,以伤亡不足百人的代价,歼灭小鬼子两个中队,端掉了三个据点。

张灵甫在战报中特别提到:“新战术效果显著。我团以班组为单位分散进攻,小鬼子的重武器无从发挥。各战斗小组交替掩护,伤亡大大减少。”

俞济时立即将这份战报印发全军,要求各部队学习301团的成功经验。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