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沈宝珠脚步顿了顿,冷笑。

温氏的马车走的比她的马车快,提前小半个时辰到大佛寺。

姚嬷嬷又道:“世子知夫人身子不好,特意叮嘱奴才,好生扶着你走,让夫人莫要着急,慢慢走。”

“哦!”沈宝珠粉唇轻轻一扯,意味深长地回应姚嬷嬷。

然后抬头,看了看屹立于高山群中的佛塔。

听说,太后近日就在大佛寺戒荤食素,筹集北方雪灾所需银钱。

京中贵圈得知此事,带着银钱赶到此地,意思意思的善捐,不敢得罪太后。

是以,今日的大佛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闹。

叶显荣和婆婆走的那么快,把她甩在后头,怕不是动了义捐的念头,想以此博得太后的关注?

沈宝珠收回视线,看了看姚嬷嬷,告诉姚嬷嬷自己还有东西落在马车,让姚嬷嬷帮她回去取。

姚嬷嬷虽不乐意,但听到沈宝珠会在此等她,又想到温氏的叮嘱,定要拖住沈宝珠的脚步,等他们把义捐之事敲定,再让沈宝珠入寺,姚嬷嬷便转头去找沈宝珠的马车,还特意放慢脚步,有意拖住沈宝珠的行程。

哪知,姚嬷嬷走出林子后,沈宝珠就和翡红翡绿快步离开。

进了佛寺,到了天王殿,看到温氏和丈夫在义捐场面,大出风头。

沈宝珠笑了。

她转头对翡绿说:“你浑入人群,趁机告诉众人,他们捐出去的钱是怎么来的。”

整整八万数额,可都是她垫出去的嫁妆银。

现场义捐的人士不少。

这些人不是富即是贵。

权贵们占的银两比例偏低,他们身为官员,哪怕手里有银钱,也不敢多捐。

义捐榜上一路看下来,最有实力的官员捐到五万两。

其余以十万计数的人士,大多是富甲一方的商贾,写在了另一份义捐榜上。

如此一看,东平侯府捐出八万两,已然十分可观且占在第一名。

如叶显荣所愿,备受注目,且议论云云。

温氏虽然心疼八万两银子,可想到沈宝珠马上就要去死。

而沈宝珠手里还有几间嫁妆铺子被打理很不错,收益年年渐涨。

等沈宝珠死后,她便可以从沈宝珠的嫁妆填补这八万两,又能为儿子博名声和官途,温氏心中那点子割肉般的痛感也消失了。

享受起了现场众人的热议赞许,满脸春光的听:“没想到今年善款最多的是东平侯府。”

“东平侯府也是历代功勋,满府儿郎不是战死就是镇守边关到死,只剩下那一对孤儿寡母。”

“日子那般艰难,还能想到受灾百姓,可见母子二人是大善人,民间需要更多这样的善意。”

四周一片好言。

百姓都是道好。

叶显荣听了之后,身板不自觉挺地直直的,心安理得的接受百姓的赞扬,等待太后召见。

至于温氏……

她长长的呼出胸口的郁气。

这几年来,她就像缩头乌龟一样,缩在后宅不敢出头。

已有许久没享受过万众瞩目的滋味,心情没来由的舒畅,脸上的笑意快要收势不住的漾开。

转头,与自己的儿子对视了一眼。

笑容微微绽开,和谐松快的气氛,却被一道妇人尖锐地声音打破:

“不对,没人记得五六年前,还在世的东平侯带走了族中十几名儿郎,结果因自己指挥不当,导致自己的那一支万人军队全军覆没吗?”

温氏唇角的笑意刹时僵住,立刻回头寻找发声的妇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