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着那些朱砂字迹。
“沈先生,您看这里。”
苏文谦指着其中一处,“这不是蹭上去的,像是故意写的。”
沈砚之凑过去看,那些朱砂小字确实排列得很有规律,像是某种密码。
他忽然想起周明远曾跟他说过,古代的文人喜欢用拆字法传递秘密。
“把纸笔拿来。”
沈砚之铺开宣纸,按照那些朱砂字的顺序写下来,然后逐个拆解。
“‘明’字拆成‘日’和‘月’,‘远’字拆成‘辶’和‘袁’……”两人忙了整整一个上午,终于把那些朱砂字拆解重组,得到了一串地址和日期。
最让他们震惊的是,最后赫然写着“除夕,玄武湖,交接”。
“除夕还有半个月。”
苏文谦掐着手指算,“周先生是想在除夕把文物转移出去?”
“可现在文物还在日本人手里。”
沈砚之的眉头紧锁,“他们既然找到了地窖,肯定会把文物运走。”
“说不定还没运走。”
苏文谦忽然站起身,“刚才在地窖,他们只撬开了一个箱子就被我们打断了。
也许……不可能。”
沈砚之摇头,“日本人不会那么大意。
他们现在肯定已经把文物转移了。”
就在这时,福伯匆匆走进来:“先生,外面来了个卖花姑娘,说是给您送兰花的。”
沈砚之有些诧异。
他素来不喜欢花草,除了书房里那盆文竹,府里再无其他绿植。
“让她进来吧。”
卖花姑娘约莫十五六岁年纪,梳着两条麻花辫,穿着蓝布棉袄,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放着几株墨兰。
她看到沈砚之时,眼睛亮了一下,然后从篮子底下摸出个小纸条递过来。
“是周先生让我来的。”
她的声音细若蚊蚋,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沈砚之接过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文物暂存鼓楼教堂,速取。”
“周先生还说什么了?”
苏文谦急忙追问。
姑娘摇了摇头:“他只让我把纸条送到,别的什么都没说。
对了,他说您看到兰花就该知道,是自己人。”
说完,她提起篮子匆匆离开了。
沈砚之看着那几株墨兰,忽然想起周明远最爱的就是墨兰,说它“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鼓楼教堂。”
苏文谦在屋里踱来踱去,“那里现在是难民收容所,日本人看管得很严,怎么进去?”
沈砚之走到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