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头,显然被“本地经验”打动。
轮到林风上台,他没废话,直接点开大屏幕:“各位请看,这是两组实时对比数据。”
左侧是宏图方案的模拟画面:早高峰的十字路口堵成红色,事故响应弹出时,已经过去了两分十七秒。
右侧星瀚方案的画面里,车流顺畅了近一半,同样的事故,系统在四十三秒内就完成了预警和疏导。
“不可能!”
张强猛地拍桌子,“这是特效!
你们造假!”
林风冷笑一声,调出代码界面:“张总监别急,我们敢现场演示。
就用你刚才吹得最厉害的城南路口数据——”他手指飞快敲击,屏幕上的代码滚动,实时运算结果跳出:星瀚方案的通行效率比宏图高出32%,硬件成本却低了21%。
“你怎么可能……”张强脸色惨白,他认出这串核心算法的影子——分明是当年林风在“智慧社区”里用过的框架,只是被星瀚的人优化得更恐怖!
评委席上,市交通局局长忍不住问:“小林,你们的边缘计算节点怎么解决极端天气的延迟问题?”
“我们做了动态休眠唤醒机制。”
林风调出测试报告,“零下十度到零上四十度,响应延迟稳定在0.2秒内,这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认证。”
更致命的是,他甩出三份合作协议:“我们联合了本地三家物联网厂商,硬件供货周期比宏图的进口设备缩短一半,售后响应不超过两小时。”
投票结果毫无悬念:星瀚全票中标。
走出市政大厅,张强像疯狗一样扑上来:“林风!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要用那个算法?
你故意坑我!”
林风侧身躲开,眼神冰冷:“坑你?
张强,你偷我方案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今天?”
他整理了一下西装,“哦对了,忘了告诉你,你PPT里那个‘自主研发’的能耗优化模型,漏洞百出,我已经匿名发给宏图的技术部了。”
张强如遭雷击,踉跄后退——那模型是他生搬硬套林风的代码改的,根本没懂原理!
林风没再理他,拿出手机给夏晚晴发消息:“夏总,搞定了。”
这次回复快了些,还加了个句号:“很好。”
林风看着那两个字,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胜利,更是他在星瀚站稳脚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