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之战,你立了大功。”
苏清漪摇了摇头:“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陛下放心,我会再想想有没有其他能帮上忙的,比如……简易的医疗急救包,让士兵们在战场上能及时处理伤口。”
接下来的日子,沈令微坐镇京城,统筹全局;沈策在北境领兵作战,苏清漪则忙着改进防御器械、制作急救包。
信号弹在战场上发挥了奇效,匈奴的动向被及时传回军营,沈策根据军情调整战术,几次击退匈奴的进攻;急救包也挽救了许多士兵的性命,士兵们士气大振。
三个月后,北境传来捷报——沈策率军大败匈奴,不仅收复了雁门关,还追击匈奴至漠北,迫使匈奴首领签下盟约,承诺十年内不再南下。
12 农政侯爵消息传回京城,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胜利。
沈令微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欢呼的人群,心里百感交集。
她想起十三岁那年的雪夜,想起玄鸟的预言,想起萧彻的背叛,若非命运的捉弄,若非自己步步为营,沈家早已满门抄斩,大靖也不会有如今的安稳。
沈策班师回朝那天,沈令微亲自到城外迎接。
父女二人在城门前相见,沈策铠甲上还沾着战场上的尘土,却依旧挺直了脊梁。
他看着身穿龙袍的女儿,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臣,沈策,幸不辱命!”
沈令微走上前,扶起他,眼眶微红:“父亲辛苦了。
这一路,委屈你了。”
沈策笑着摇头:“能为陛下、为大靖效力,是臣的荣幸。”
回宫后,沈令微下旨大赏将士,追封战死的士兵,还特意赏赐了苏清漪——封她为“农政侯”,允许她参与朝政,这是大靖开国以来第一次有女子获此爵位。
消息传出,朝堂上有人反对,说“女子不得干政”,沈令微却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当年萧彻重用苏清漪,是为一己私欲;如今朕封她为侯,是因为她的知识能造福百姓、安定天下。
若只论性别,不论功绩,那才是真正的昏庸。”
她的话掷地有声,老臣们哑口无言,最终只能遵旨。
13 边关回望苏清漪接到圣旨时,正在书房整理新的农书。
她看着圣旨上的“农政侯”三个字,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从未想过,自己一个异世来客,能在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