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空燃出青色火网,阻挡了敌人的进攻。
“快显字!”
他旋身撞开地窖门。
作坊主们将夏布浸入备好的河水,秘方在水面浮现的刹那,日本人的火把也扔了进来。
千钧一发之际,小满吹响牛角哨,二十架腰机上的经线同时崩断——预先埋设的机关启动,苎麻线里编织的火硝遇热即燃,将刺客裹进蓝色焰笼,众人用智慧和勇气守护着秘方。
第十一章:绝境智谋,秘方的新生残月西沉时,李振声在染坊找到玉蓉。
她正在焚烧最后一批桑皮纸,火光中七十二道秘方化作金蝶纷飞。
“从今往后,秘方只在夏布经纬之间。”
她展开一匹素布,月光下隐约可见人体经络般的银线,“这是用大围山钨矿砂染的线,寻常灯火照不出,唯有炼硝的窑火能显形。”
这独特的保存方式,让秘方有了新的生机。
河风送来苗家阿妹的夜歌,新染的夏布在风中舒展如旗。
小满带着姑娘们将布匹缝成船帆,帆影掠过状元洲时,日本人永远想不到,他们苦苦搜寻的“九转连珠”秘方,此刻正化作浏阳河上最寻常的片片白帆。
李振声摩挲着帆布上的纹路,忽然摸到个凸起的结扣。
玉蓉轻笑:“这是苗绣里的‘无字书’,要配着《采槟榔》的调子来读...”她哼起古老的曲调,男人惊觉那些看似无序的线结,竟随着音律起伏排列成火药配方,秘方以一种奇妙的方式隐藏在生活之中。
五更梆子响时,第一缕晨光照在夏布帆上。
玉蓉望着河道里穿梭的送布船,轻声说:“你可知浏阳夏布还有个名字?
我们叫它‘无字天衣’。”
她的银簪划过布面,二十道水痕正好拼成个篆体“炎”字——那是唐家世代守护的火德之印,象征着唐家对烟花火药技艺的执着与传承。
第十二章:河灯传讯,危机再临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十五,大围山北麓的枫叶尚未染红,浏阳河两岸已飘满纸灰。
玉蓉蹲在唐家祠堂的滴水檐下,将七十二盏河灯浸入桐油。
灯芯是用地龙金硝浸泡过的苎麻线,遇水不灭,遇风则绽出青焰。
李振声站在神龛阴影里,指尖捻着三枚青铜茶针——针身上蚀刻的星图,正与河灯底座暗藏的八卦盘严丝合缝。
酉时三刻,文家市渡口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