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她比谁都笑得多。
有次去一个核桃产区,路太陡,车开不上去,两人踩着碎石路走了两里地,小梅的鞋磨破了,却笑着说:“这路跟我支教时走的山路比,好走多了。”
树根创业遇到瓶颈时,总爱找小梅聊天。
有次平台物流出了问题,一批橘子在半路坏了,农户急得要自杀,树根焦头烂额。
小梅没说漂亮话,只是默默帮他整理农户的损失清单,然后说:“我教过一个学生,他爸种橘子,那年台风把树吹倒了,他爸蹲在地里哭,他却捡了树枝说‘爸,咱们重新栽’。
你看,人只要有口气,就有重新开始的劲儿。”
后来,小梅成了他的妻子。
婚礼没办得轰轰烈烈,就在老家的院子里,请了村里的乡亲。
娘拉着小梅的手,把当年当掉又赎回来的银镯子给她戴上:“好孩子,树根命苦,以前受了不少罪,以后你们俩互相帮衬着,好好过日子。”
小梅红着眼点头:“娘,您放心,我们会的。”
婚后的五年,是树根事业和公益齐头并进的五年。
在小梅的建议下,基金启动了“乡村教师赋能计划”,请城里的优秀老师去农村支教,也把农村老师请进城市学习。
小梅亲自带队,跑遍了十几个省份的乡村学校,嗓子哑了就含着润喉片讲,脚磨破了就贴着创可贴走。
而树根的平台,在帮农民卖农产品的同时,更注重“授人以渔”。
他们培训了八千多名农村电商带头人,其中七成是妇女和返乡青年。
有个叫春燕的留守妇女,以前靠丈夫在外打零工过活,参加培训后,在平台上卖自家做的辣椒酱,现在不仅雇了村里五个姐妹,还注册了商标,把辣椒酱卖到了全国。
那天春燕来公司送样品,非要给小梅塞个红包:“妹子,要不是你和李总,我这辈子都想不起自己还能挣钱。
现在我家盖了新房,丈夫也回来了,一家人团圆了。”
小梅把红包推回去,笑着说:“这是你自己挣来的,你厉害。”
五周年庆典上,大屏幕播放着这些年的故事:引水渠通了,孩子们在新教室读书,农民们对着镜头笑,春燕的辣椒酱生产线忙碌着……台下坐着很多人,有当年一起创业的伙伴,有受助的农户代表,有小梅带出来的乡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