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个简陋的煤炉。
“小心点用,莫把仓库给点了!”
老刘不放心地叮嘱。
“放心,刘哥,我心里有数。”
煤炉生起来后,仓库里总算有了点暖气和光亮。
陈铁山经常在深夜里,一个人坐在煤炉边,一边烤着火,一边就着昏暗的灯光看些从废品站淘来的旧书旧报。
除了取暖,还有呷饭的问题。
他在仓库外面,用砖头垒了个灶台,买了口大铁锅。
米和菜,都在附近的小店买,比市区便宜不少。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陈铁山看着仓库周围那片荒地,心里又活泛了起来。
他找来锄头,把地翻了一遍,开辟出了一块菜地。
土地肥沃得很,他撒下白菜、萝卜、豆角的种子,还特意种了一大片辣椒。
他是广西人,一顿不呷辣椒,就浑身不得劲。
广州的辣椒,要么不辣,要么就是一股子甜味,他呷不惯。
还是自己种的,够劲!
没过多久,绿油油的菜苗就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这片菜园子,很快就成了附近居民的谈资。
“欸,你看到没?
那个住仓库的广西佬,还挺有本事,种的菜绿油油的,比我们种的还好!”
“是啊是啊,我昨天路过,看到他那辣椒都挂果了,红彤彤的,看着就喜人!”
人情,有时候就是这么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起初,邻居们看他,都带着一种审视和戒备的目光。
一个单身男人,住在荒郊野外的仓库里,总让人觉得不那么对劲。
但看着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上工,天黑了才回来,回来后就侍弄他的菜园子,话不多,见人也只是憨厚地笑笑。
渐渐地,大家对他的戒心也就放下了。
有时候,东家的阿婆会送来一碗刚出锅的猪脚姜。
有时候,西家的阿叔会扔过来几条刚从河里钓上来的鱼。
陈铁山也不白拿人家的。
他种的菜吃不完,就挨家挨户地送。
“婶子,自家种的白菜,冇打农药,拿回去尝尝!”
“叔,这辣椒辣得过瘾,你拿去炒肉,肯定下饭!”
一来二去,他就和周围的邻居混熟了。
大家虽然还是觉得他住在仓库里很奇怪,但已经不再把他当成异类,而是当成了一个有点“特别”的邻居。
最常来串门的,还是老刘。
老刘是看着陈铁山一步步把这个冰冷的仓库,变成一个有烟火气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