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鼻子说:“又是你!
处处和本郡主做对,就不怕本郡主告诉圣人嘛?
以下犯上,你眼里还有王法吗?”
沈约冷哼一声:“王法?
郡主可知法令者,所以抑暴除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郡主要告就告吧,只是如今河东雪灾严重,许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
若是圣人知道郡主用如此奢华的琉璃灯……不知会作何感想?”
“你!
行!
那你就等着我父亲的参奏吧!”
常宁郡主撂下一句狠话拂袖而去。
沈约掏出十个铜板对我说:“买点药赶紧回家吧,长安城的热闹不是好凑的!”
他一身红衣入了茫茫人海,我拿着钱愣在原地。
那张脸,分明就是那夜遇到的中箭之人!
这是我与他的第二面。
第三次再见是清明节,他乔装成香客来寺里查案。
虽然他刻意把脸涂黑了,还在嘴角贴了痣,可那高高的眉骨和鼻子还是让我一眼认出了他。
他明里暗里都在打听前几天被杀死的女香客之事。
寺里的人都是一条心,说的都是些插科打诨的话。
那晚他留在寺里吃斋,我扮成男装去上饭。
他给了我一串钱,问:“小兄弟,山下王家村有个叫秋娥的姑娘,前日来寺里上香后就不见了。
她常来寺里吃斋的,个子很高、嘴边有一颗血痣,你可曾见过。”
我自然见过,她是主持这个月的药引子。
可我不能说,不能给寺里带来灾祸,纵使问话的是救过自己的恩人。
最终我还是选择避重就轻地说了些闲话:“施主是说王姑娘呀,我记得她,上个月刚来过。
为着头香和尚书家的嬷嬷差点打起来,俩人闹的很不愉快呢。”
他以为得了线索,礼貌地道了谢。
却不知这线索都是有意将他往错处引的。
几日后有吏部的官眷来上香。
上斋饭时听到她们说大理寺少卿领了圣旨破案,却没能按时交差,要以渎职论处,贬黜到崖州去。
我心头一紧,崖州,听说那里风浪滔天,鱼大的能吃人。
他这样的人,怎么能去那样的地方。
他……应该在长安城步步高升才对。
三面之缘,以后终是山高水长。
他对我有恩,我于他,只有愧疚。
这一世,我便来报他的恩。
3 和尚送子前世的身影渐渐与眼前人重合,我在他审视的目光下一脸真诚地回答:“看到少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