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
妻子也睡着了。
我轻手轻脚地走到孩子的房间。
看着他熟睡的脸庞。
想起这一年的经历。
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游刃有余。
从最初的不被理解,到现在的逐渐认可。
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到现在的群体发声。
这条路很难,但值得。
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在带孩子。
我们在改变观念。
我们在打破偏见。
我们在为下一代创造更包容的环境。
我轻轻摸了摸孩子的脸。
他在梦中笑了。
我也笑了。
明天,我会继续我的工作。
喂奶,换尿片,讲故事,做家务。
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实际上一点都不平凡。
因为在这些日常的细节里,藏着爱,藏着责任,藏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我走回书房,关掉电脑。
在日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第365天,全职爸爸的隐形工作继续进行中。”
“今天孩子学会了新词:平等。”
“虽然他还不懂这个词的意思。”
“但总有一天他会懂的。”
“到那时,他生活的世界会比现在更好。”
我合上日记本,关灯睡觉。
明天还有新的挑战在等着我。
但我已经准备好了。
因为我知道,我在做的事情是对的。
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
我知道这份工作的价值。
我知道这份爱的重量。
我知道这份选择的意义。
这就够了。
6 家人是最好的工作故事到这里似乎应该结束了。
但真实的生活永远比故事更复杂。
两年后,我重新找到了工作。
一家科技公司,可以远程办公。
妻子休了半年的假,体验了全职妈妈的生活。
她说:“现在我完全理解你了。”
“这比上班累多了。”
我们建立的全职爸爸互助群,现在有两千多人。
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
每周还有线上分享会,讨论育儿经验。
张伟和李芳的关系比以前更好了。
他们又生了二胎。
这次李芳主动提出,让张伟继续做全职爸爸。
“你做得比我好。”
她说。
王涛重新找了工作,但坚持每天回家做饭。
“家务是夫妻共同的责任。”
这是他的原则。
赵刚的双胞胎现在三岁了。
他开了一个育儿博客,分享双胞胎的教养经验。
关注者有十万多人。
很多企业开始推出对父亲友好的政策。
弹性工作时间。
育儿假。
家庭日。
托儿所。
政府也在讨论更完善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