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的昌城市政府,收发室。
王副市长路过时,被邮递员叫住了。
“王市长,这里有您一封国际电报。”
“国际电报?”王建国有些好奇。
他接过那封薄薄的信封,上面盖着来自美国的邮戳。
会是谁发来的?
他撕开封口,抽出里面的电报纸。
上面的英文很简单,是昌城外事办的同志帮忙翻译并标注的。
电报内容是回复一封关于核实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生学籍信息的查询。
回复的内容更简单,只有一行字。
“Regarding the inquiry of student ‘Cheng Jiang’, our university has no record of this person.(关于‘江程’同学的查询,我校查无此人。)”
王建国看着那行字,愣住了。
查无此人?
这是什么意思?
是美国人搞错了?还是……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而此时的省城会议室内,周毅看着陷入困境的张厂长,又看了看成为全场焦点的江程,沉声开口了。
他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江顾问,对于红星厂的困境,你有什么看法?随便说几句,给我们一点启发。”
江程被这道点名,逼到了悬崖边上。
周毅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响,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砸在江程的心口。
全场几十道目光,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压力,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内心OS:又来?又是我?你们是不是觉得我是许愿池里的王八,谁见了都想丢个硬币让我翻个面啊?录像机?我对这玩意儿的唯一印象就是我爸当年花了好几千块买回来,看了没两年就换成VCD了,然后那台录像机就在墙角吃灰,最后被我妈五块钱卖给了收废品的!
他能有什么看法?
他的看法就是这玩意儿赶紧淘汰拉倒,纯属浪费国家资源!
可这话能说吗?
当着红星厂厂长的面,当着全省工业口领导的面,说人家的命根子是垃圾?
那不是解决问题,那是激化矛盾。
他只想快点结束这场公开处刑。
必须说点什么,把这个皮球踢出去,踢得越远越好。
江程的大脑飞速运转,搜索着自己那点可怜的、关于上个世纪电子产品的记忆。
录像机……录像带……VCD……光盘……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他脑中形成。
他缓缓地抬起头,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仿佛眼前这个让几千人失业的巨大危机,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开了口。
“红星厂的问题,不是机器的问题,也不是技术的问题。”
一句话,就让全场都愣住了。
尤其是哭得老泪纵横的张厂长,也猛地抬起头,一脸迷茫地看着他。
不是机器和技术的问题?那还能是什么问题?
周毅的眼睛亮了,他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了一个认真聆听的姿态。
他就知道,江顾问的视角,永远是这么的与众不同,直指核心!
江程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用他那平淡的语调说道:
“我们总是在追赶别人的技术,别人出了新款,我们就想仿制,别人降价了,我们就跟着降价。这条路,走不通。”
“因为我们追赶的目标,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小说《重生八零:从社畜到“海归”专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