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潘旭伟最后的一句话,叫皇甫文珍犹豫了很久。不得不承认,潘旭伟很热心,很认真,也很谨慎,他要皇甫文珍私下跟部门经理沟通,确认一下,多少数目才能争取第一名?

应该说,站在潘旭伟的角度,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帮人帮到底嘛,既然要帮皇甫文珍夺得第一名,那就必须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可是从皇甫文珍这边来说,她虽然受部门王经理的直接管辖,但是私人之间确实没有任何交情的。按说,作为一个部门的员工,因为公事去找一下部门经理,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对于皇甫文珍来说,进入这个部门以来,她跟部门王经理的见面也好,沟通交流也好,其实都是在晨会上听部门经理对大家完成任务情况的点评。

这些点评,有时候是泛泛而谈,有时候是也有具体针对性。不管怎样,基本上都没有涉及到黄甫文珍。而只是最近才具体涉及到了她。

这两次的涉及,其实是两个极端,一次是因为皇甫文珍倒数第一连续两次了,面临着末位淘汰的命运,部门经理严重地羞辱了她,给她一个当头棒喝;最近的一次是因为,文珍得了个并列第1名,丑小鸭变天鹅,受到了部门王经理的表扬。

表扬也好警告也好,如果要算是交流的话,那只是一种单向的交流。除此之外,皇甫文珍就跟王经理没有任何的交集了。

当然,他们是有个工作群的。只是这个工作群,也跟绝大多数的微信群一样,绝大多数的成员,都保持沉默潜水状态,只有少数三四个活跃分子,在维持着工作群的门面。即便是在微信群里,皇甫文珍跟王经理也没有什么沟通。

所以,要叫皇甫文珍私下跟部门经理王芳沟通,皇甫文珍就感到为难。不过思考良久之后,黄甫文珍还是决定要克服巨大心理障碍,去跟王经理私下沟通。

她为自己找理由,又不是去干见不得人的事情,又不是为了找经理走后门,有什么不敢去的呢?

实际上,等皇甫文珍下决心去见王经理的时候,倒也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情况发生。相反,是她自己把事情设想得太严重了,本来嘛,部门经理也无非是兵头将尾而已。

她敲开经理办公室门的时候,王经理并不是一副晨会的表情,而是很热情地嘘寒问暖,让座。然后很贴心地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呀?我可以帮你什么呀?”

皇甫文珍就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不好意思地细声说道,“也没有什么大事儿,上一次考核我得了个并列第一,就想这一次能不能再争取一下?更上层楼。”

王经理说,“那好啊。一个好的员工,就是要有立争上游的志向,要有更上层楼的勇气。我支持你!马上就要到考核期了,你动员到的存款大概是多少呢?”

黄甫文珍说,“我也没有细算,大概有300多万吧。但是我不知道,大家的完成情况。如果完成任务在伯仲之间的话,我可以再冲刺一下。”

王经理动了一下鼠标,眼睛盯着电脑。“你这个月的业绩很好啊。到现在为止,你已经完成366万了,我再看看其他人的业绩。从现在的情况看,他们跟你还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比较大。”

“根据以往的经验,最后这几天,一般都是完成任务较差的同志,在奋力冲刺奋力追赶;完成任务较好的,基本上就是养精蓄锐,准备下一个考核期了。”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个人有个人的想法,所以在具体操作上,就会各有各的奇招。就像你,上上一次还是倒数第一,上一期考核,你就咸鱼大翻身,弄了个并列第一。叫我从此对你刮目相看,你真的是潜力无限呀。”

“我个人的建议是,你要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全盘的考虑。上一次是并列第一,尽管也是第一,但毕竟两个人都是第一,所以在执行奖励政策的时候,并列第一算不算第一?就需要行长定夺了。”

“本次考核,从现在的业绩来看,你应该能拿第一。但是,从你的发展情况来看,从你今天来询问本期考核情况来看,你有你的想法,这一期你是志在必得。”

“即便是并列第一的名次将来要打折,但你有了这一期的第一名,如果你能延续下去这个势头,那么,你就在很大的概率上,就有了被提拔为副经理的可能。”

“毕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夺得连续两次的考核第一名。如果你这期能拿第一,你就打破了这个记录,基本上就确立了很大的优势。”

“所以,你应该确保这一期名列第一。即便是到时候,因为并列第一的问题,会有争议,但是最起码,你会给行长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而这个印象,对你未来的发展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你要想得到行长的青睐,就必须创造出别人所不能企及的业绩。只有业绩突出,你才能进入领导的视野。”

“不是有一句很鸡汤的话吗?没有伞的孩子就要比别人奔跑得更快,才能少淋雨。你能进入银行,是你的考试成绩好。但是你被分到这个部门,就说明你没有背景。”

“你没有背景,领导就只能看到你的背影,连你是谁都不知道。所以,你要进入领导视野的唯一路径,就是创造比别人更好的业绩。”

“你连续两次倒数第一的时候,我为什么要给你一个黄牌警告呢?就是因为你没有背景,必须把你推到悬崖边上,如果你真的不可救药,那神仙也救不了你;如果你知耻后勇,背水一战,绝地反击,那你就会向死而生。”

“后面这一条你做到了,所以我也为你感到高兴,所以今天才会给你讲这么多。至于你如何做?那就只有你自己掂量了。”

黄甫文珍离开经理办公室的时候,先前对王经理的所有怨愤的情绪一扫而光。自己跟经理实际上素昧平生,之前跟经理根本没有沟通,而经理跟自己谈的那些话,可以听出来,都是由衷而发,看起来,世界上的人还是好人多。

当然,好人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有的人表现出来是温情脉脉,而有的人就可能表现的冷酷无情。但是殊途同归,都是要激励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准目标更上层楼。

所以皇甫文珍当即拿出电话拨通了潘旭伟,“潘哥,我刚从部门经理办公室那里出来。问了一下别人完成任务的情况,大家跟我差距不大。”

“现在距离考核期,就两三天的时间。就好比是百米赛跑,现在到了冲刺阶段,大家肯定是都拿出浑身的解数,使出最后的力量。”

“咱们的三百万,可以保证我名列前茅,究竟能不能拿到第一?没有把握。如果要确保第一的话,只有加大保险系数,再存五十万。”

潘旭伟想也没想就说,“两天之内到位。”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