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槐树,下面画着一道横线,和他在词评手稿里看到的符号一模一样。
“对!
就是这个!”
他激动地说,“原来这个符号是‘槐里小院’的标记!”
苏念继续往下翻,在1985年的日记里,找到了一张夹在里面的草图。
纸上画着个小院子,院门口有棵槐树,树下放着张石桌,旁边写着“槐里小院平面图”,角落画着那个“槐树+横线”的符号,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小院在青槐镇老槐巷,静书老家附近,等我们攒够钱,就去买下来。”
“青槐镇!”
陆时衍的眼睛亮了,“我知道这个地方,离市区四十多公里,是个很安静的小镇。
我小时候,母亲带我去过一次,说那里的槐花开得特别好。”
“那我们可以去青槐镇看看啊!”
苏念说,“说不定能找到这个小院,完成你母亲和林先生的约定。”
陆时衍看着苏念,眼里满是感激:“谢谢你,苏念。
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永远都解不开这个谜,也找不到母亲的心愿。”
“不用谢,”苏念笑着说,“我也很想帮你母亲完成约定,而且……和你一起找,很开心。”
陆时衍的耳尖红了,他看着苏念,眼神温柔:“那下周末我调休,我们一起去青槐镇。
对了,中午我做饭给你吃,你想吃什么?
我去买菜。”
“都可以,我不挑食。”
苏念说。
陆时衍笑了,转身走进厨房:“那我做你爱吃的糖醋排骨,还有清蒸鱼,再炒个青菜,怎么样?”
“好啊!”
苏念点点头,心里暖暖的。
她坐在书桌前,继续翻看沈清圆的日记,看着里面记录的点点滴滴,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也参与到了这段温暖的往事里。
中午,陆时衍做了一桌子菜,色香味俱全。
苏念尝了一口糖醋排骨,甜而不腻,好吃得眼睛都亮了:“你厨艺也太好了吧!
比我妈做的还好吃!”
陆时衍笑了:“喜欢就多吃点,锅里还有。”
两人边吃边聊,从沈清圆的日记聊到青槐镇的计划,从苏念的论文聊到未来的打算。
苏念说,她毕业后想留在市区,找份和旧书相关的工作;陆时衍说,他想把母亲的手稿整理出版,然后继续在文化馆做文献修复,守护这些珍贵的旧时光。
吃完午饭,苏念主动帮忙收拾碗筷。
陆时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