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巧合。
步骤,思路,甚至一个关键的小技巧——用余弦定理代替复杂的矢量分解,都和我刚才苦思冥想后豁然开朗的路径一模一样!
仿佛有另一个“我”,早已在这张卷子上走过一遍,并将答案通过那封信,传递给了茫然无措的自己。
一股强烈到无法抑制的渴望攫住了我。
图书馆!
那个署名“未来的你”的笔记!
那里面,会不会有更多关于“我”的痕迹?
关于苏晚?
下课铃一响,我第一个冲出教室。
午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图书馆宽敞静谧的阅览室里投下温暖的光柱。
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特有的、干燥而令人安心的气味。
我按照记忆,径直走向最深处那排几乎无人问津的物理期刊区。
光线在这里变得有些暗淡,高大的书架投下厚重的阴影,像沉默的巨人。
我的目光急切地扫过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脊。
《大学物理》、《量子力学导论》、《经典力学选讲》……都是些对高中生来说过于艰深晦涩的砖头。
心跳得很快,手指划过积着一层薄灰的书脊。
在哪一本里?
记忆有些模糊了。
高中毕业后再没踏入过这里。
我凭着一种近乎直觉的冲动,踮起脚,从书架顶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抽出一本墨绿色硬壳封面、厚重得有些吓人的《理论物理习题精解》。
书页沉重地翻开,发出轻微的“哗啦”声。
一股更浓重的陈年纸张的气味扑面而来。
我快速地翻动着,纸张有些脆,发出干燥的声响。
直到翻到中间靠后的一页——一张折叠起来的、明显不属于这本书的、略微泛黄的活页纸,夹在那里。
屏住呼吸,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抽了出来。
展开。
依旧是那熟悉得令人心悸的字迹!
是我的字!
但不是情书,而是一页密密麻麻的高阶物理笔记。
题目极其刁钻,解题步骤却清晰流畅得如同艺术品。
更让我头皮发麻的是,笔记的右下角,清晰地写着:“给正在和普朗克常数较劲的你。
路还长,但解法都在这里。
别灰心。”
署名:未来的你笔记的末尾,还有一个不起眼的、用黑色水笔画的小小的简笔画——一颗有些歪扭的五角星。
那是高中时,我和苏晚之间心照不宣的小暗号!
只有我们俩知道!
每次传纸条或者